4.線切割對齒根轉接處進行預處理
針對齒根處燒傷的原因,在加工時可以采用割齒的方法對齒根轉接處(見圖2)進行預先處理,提前去除加工余量,避免磨齒時此處燒傷。根據齒輪的嚙合原理,在不影響齒輪副正常嚙合的情況下,對齒根轉接處進行預處理,由齒輪參數可以計算出轉接處位于基圓以下,按共軛齒輪嚙合時的工作圓計算出工作圓半徑為
R1=m(z-2)/(2cosδ)
式中,m是模數;z是齒數;δ是相嚙合齒輪頂圓上的壓力角(°)。
圖2 齒根轉接處示意
經計算得出齒輪工作圓尺寸,如圖3所示。
圖3 齒輪工作圓尺寸
根據計算結果,可在齒輪工作圓φ56.7mm以下到齒根圓φ52.6mm部分進行0.15mm的過切偏移。這是因為該部分沒有漸開線,不參與零件的嚙合,對齒輪副的嚙合不會產生影響。齒根轉接處偏移量如圖4所示。進行線切割割齒時,在此處的偏置容易實現。當最后進行磨齒加工時,所加工部分僅僅是齒輪的漸開線工作齒廓,不對齒根轉接處進行磨削加工,既保證了齒輪的加工精度,又避免了局部燒傷。
a)尺寸
b)示意
圖4 齒根轉接處偏移量
5、磨齒砂輪的選擇
對于大模數齒輪,由于磨齒砂輪和齒面在磨削時接觸面較大,而粉末冶金材料在滲氮后組織會發生顯著變化,材料本身的多孔性會導致砂輪表面出現微觀疲勞,所以當砂輪從孔到固體顆粒往復移動時,磨料持續受到沖擊,持續的小沖擊導致砂粒脫落;多孔性還會降低零件的導熱性,最后導致砂輪切削刃微崩,砂輪不鋒利,磨削過程中尺寸不穩定,致使零件發生燒傷現象。材料的高硬度成了制約磨削精度的主要因素,在砂輪的選擇上應考慮特殊磨料及粒度、材料硬度以及砂輪氣孔的變化。
滲氮處理后的粉末冶金材料磨削時容易黏附,堵塞砂輪,造成磨削過熱,表面完整性降低。要選擇黏附性小、磨損小以及不易堵塞的砂輪。因為成形磨齒機不同于展成磨齒機,其進給垂直于加工工件,即徑向進給,成形砂輪的形狀等于最終齒形,所以成形磨齒機砂輪的形狀比較復雜,切削量在各點不盡相同,它需要更好的保形性能,因而所選砂輪應具有較高的硬度,加之磨削容易燒傷,故砂輪需有氣孔。
綜上分析,經加工試驗,得出粉末冶金磨齒砂輪的選擇建議如下。
1)砂輪磨料選擇特殊陶瓷剛玉5SG磨料。
2)由于表面粗糙度值Ra=0.4μm,所以砂輪粒度通常以100#為宜。
3)陶瓷結合劑熱穩定性與化學穩定性好,防水、耐熱、耐腐蝕、磨損小且可長時間保持磨削性能,具有多孔性、不易堵塞以及生產率高的優點,因此粉末冶金齒輪磨削首選陶瓷結合劑砂輪。
4)在保證齒面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,盡可能選擇較軟的砂輪。但是由于磨削原理不同,成形磨齒機的砂輪硬度要稍高于展成磨齒機的砂輪硬度,因此砂輪硬度為G較好。
5)選用的砂輪型號為5SG100-G15VS3P,規格為300mm×20mm×50.8mm(外徑×厚度×孔徑)。
6、磨齒加工參數的調整
成形磨齒機為雙面磨削,即砂輪對一個齒槽的左右齒面同時進行切削,沖程進給緩慢,不利于散熱和切削液的進入,因此成形磨齒機對齒面容易造成表層回火及二次淬火燒傷。磨削過程一般分為粗磨、半精磨和精磨三個階段。粗磨過程進給速度為3000mm/min,進給量為0.02~0.03mm/r;半精磨過程進給速度為2000mm/min,進給量為0.01~0.015mm/r;精磨過程進給速度為1000mm/min,進給量為0.008mm/r。對加工后的齒輪進行檢測,得到齒形公差均值為0.0048mm,齒向公差均值為0.0053mm,公法線變動量為0.01mm,能夠滿足圖樣要求。因為零件齒數較少、模數較大,所以砂輪齒形修得較大,在磨削過程中砂輪的保持性較好。但是由于零件材料較硬,導致砂輪的鋒利性差,磨削時容易燒傷。經試驗得出,在進行完一次磨削之后,需進行一次砂輪的修整,以保持砂輪的鋒利性,減少磨削燒傷。
7、結束語
針對大模數粉末冶金齒輪的磨齒工藝進行分析和研究,總結出合適的加工方案,磨齒前對齒根轉接處進行線切割偏置加工,磨齒時僅加工齒輪的漸開線工作齒廓,通過砂輪和磨削參數的調整,最終解決了該類齒輪的加工難題。